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研究主軸/課程教學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阮孝齊 助理研究員

壹、前言

  我國內政部針對媒體亂象以及社群網站錯誤資訊傳播氾濫的現象,通過「社會秩序維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確定義假訊息須符合故意、虛假、危害三要素,若散布不實之事使公眾產生畏懼或恐慌者,依法可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另也通過「災害防救法修正草案」,對於散布災害不實資訊,造成危害甚至傷亡,最高可處無期徒刑(陳鈺馥,2018)。面對數位科技以及社群網站的興起,世界各國皆面臨媒體素養教育的挑戰,並且提出相對應的教育作為,我國也曾於2002年發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林子斌,2005)。

  根據史丹福大學研究7,804名學生的結果,大約82%的初中生無法區分網站的「贊助廣告」和新聞實況報導。許多學生以貼文細節或者附加大照片為準則,而不是根據新聞來源的可信度來判斷。將近40%的高中學生在照片分享的網站,看到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變形雛菊照片,即使不標註來源或地點,就認定那是核污染的有力證據。研究顯示,初中生在校外使用網路的時間約有7.5小時,由於許多學生發短信、閱讀和觀看錄影節目同時進行,往往阻礙他們對內容深思的專心度。根據2015年對1,045名18至34歲的成年人研究,88%的18歲年輕人經常從臉書和社交媒體獲得新聞。這種風險會產生「回聲效應」,因為社交媒體往往根據讀者過去的閱讀經驗和喜好,向用戶提供更多類似的新聞(駐波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7a)。本文整理出媒體型態變遷、網路安全威脅、數位及公民素養不足等三項挑戰,以及增進教師及學生的資訊科學知識、課程融入判別新聞真偽單元、透過互動討論課程加強批判思維、扎根公民素養本位之媒體教育、打造安全上網環境、借重專業組織協力等六項策略,供政策參考。

貳、挑戰

一、媒體刺激氾濫

  隨著新型態電子媒介的發展,閱讀者的使用習慣也逐漸轉變,紙本型態已漸漸少見,而轉向電子讀物甚至網路媒體發展,也因此在資訊的篩選機制上產生了前所未見的挑戰。英國國家識讀基金會(The National Literary Trust)在2013年發表了一份以孩童與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的「閱讀行為」為主題的調查報告(Children’s on-screen reading overtakes reading in print)。 在閱讀介面的偏好方面,該調查發現有五成二接受調查的孩童與青少年比較喜歡透過螢幕來閱讀,只有三成二的接受調查者喜歡閱讀傳統的紙本印刷品,而剩餘一成六的人則是沒有特別的偏愛或根本不閱讀(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3)。

  美國南加大近日發表醫學研究結果,顯示重度使用數位產品的青少年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ADHD)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出兩倍。這份研究追蹤2,600位青少年,現在仍持續追蹤中。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Leventhal由這次研究成果說明了,快速進步的新科技,帶來無限的視聽效果,但也對於兒童造成心理健康風險,更加快速刺激的數位媒體愈形普遍(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8c)。

二、網路安全威脅

  除了被動性的知識選擇困難之外,面對新興社群媒體以及資訊傳播方式的挑戰,還包括特定團體的危險信息傳播,目的在於引起國家或社會動盪,學生必須要面對危險或違法的信息進行分辨。

  英格蘭政府為了提供學童安全的就學環境,甫於2015年12月初宣布將嚴格取締未合法註冊的教育機構後,當月底又宣布將制定更完備與嚴格的校園上網監控機制。英格蘭教育部此先後兩個措施的目的之一,正是為了避免學童在校園接觸到或吸收到有關於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消息。近年來除了有英國青年飛到敘利亞加入恐怖組織外,有三位就讀於Bethnal Green中學,年僅15、16歲的女同學於2015年2月時,被發現搭上了一班從倫敦出發,在伊斯坦堡轉機抵達敘利亞的飛機,目的是為了成為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聖戰新娘」(jihadi-brides)(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2015)。

  德國聯邦教研部長Johanna Wanka女士指出學生們必須學習:數位化的陷阱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帶來傷害,同時也必須能夠分辨法律的界限:什麼時候可能觸犯法律、什麼時候將危害到自己。而最重要的是,學校應教導學生如何在網路世界中分辨各式資料的真實度,以能夠辨別網路資訊的真偽與優劣(駐德國代表處教育組,2017)。

【全文請至相關連結頁面下載】

top
回首頁 網站導覽 FAQ 意見信箱 E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