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長期關注各級各類教育制度及政策相關議題,配合本院研究主軸,聚焦於公平素質、教育人力、績效責任三大面向,系統性地探討國內各級各類教育制度與政策問題,並持續掌握各國教育政策發展趨勢。目前本中心亦致力於《國家教育研究資料庫》之建置規劃,推廣教育行政資料加值應用,強化「以證據為本之決策制訂」(evidence-based decision- making)。以資料庫為基礎,提升政策研究品質,並將研究成果提供各級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做為政策制訂及制度調整之參考。
近年中心執行之研究計畫包含偏遠地區學校分級與配套措施、偏鄉學生進路與地方創生、未來學校領導人才之遴選培訓、大專學生核心能力及高教競爭力等議題。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做為國家課程及教學研發基地,致力於長期性、系統性與前瞻性的中小學課程與教學研究。包括:課程與教學基礎性研究、課程綱要研究及發展、課程教學教材之創新與實驗等。
本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強化以證據為本的專業課程及教學研發,紮根未來社會變遷趨勢及各國課程改革趨勢研究、建置課程教學實施追蹤調查系統、深化各領域課程及教學相關學理與實證研究、設立基地學校進行各項課程教學創新、實驗及課綱試行之協作、建構整全式學校發展與課程領導培力模組、連結實驗學校與另類教育進行教育實驗與協力…等等,引領臺灣中小學課程教學創新發展與人才培育。
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研發各領域素養試題,建置學生學力追蹤資料,依據實證資料提供決策者多面向且內外兼顧之政策建言。本中心為評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成效與學生學習成效變化,啟動臺灣學生成就長期追蹤評量(TASAL)計畫,長期性調查新舊課程綱要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除累積臺灣學生學習成長的實證數據外,更配合國際大型教育評比調查(如PISA, TIMSS, ICCS, PIRLS等)的全球資料,探析我國教育與全球趨勢之剖面,提出精準且具體之比較。近年中心整合型研究計畫著力於語文、數學、科學、社會等領域之測量工具研發,並於中小學至高級中等學校等不同學習階段進行施測,以評量中小學生學力、探究導致變化的原因,了解教育績效及問題根源。
本中心在華語文常用字詞分級標準、教科書學術名詞應用及辭典發展等研究領域前驅且深入。此外,進行各重要學術領域英文學術名詞中文翻譯、中文術語英譯、五部國語辭典編修,建置華語文書面語、口語、中介語及中英雙語語料庫等基礎性知識內容。依其成果建置之線上資料庫權威且完整,廣為各界查詢利用。
近期聚焦之研究領域與整合型研究計畫包含華語文學習者分級標準建構及語料庫整合應用,以及中小學國語文學習階段字詞句型標準等。
教科書研究中心,任務為執行教科書發展之基礎性與應用性研究、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及審定,以及教科書資源典藏、運用與推廣。
承續國立編譯館時期的教科書專業發展,本中心成立教科書特藏中心,典藏完備的中小學教科書及研究資源。透過專業人才與資源整合的有利條件,本中心除擔負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及審定工作外,也結合教科書資源及審查實務,進行教科書制度及議題的調查研究,研究重點聚焦在教科書政策與制度、教科書設計、教學與使用,數位教科書發展以及教科書重要議題等。
本中心擁有極佳的教科書研究資源與能量,能為提升教科書品質、精進教科書教與學做出貢獻。
為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工程,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於106年8月成立,扮演全國原住民族教育智庫角色,並依《原住民族教育法》規定,負責原住民族教育相關研究之規劃及執行,並因應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學習需要,就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諮詢。同時,本中心凝聚國內原住民族教育研究能量,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目標與學制、完備教育行政與善治、擘劃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原住民族課程與學習評量規準、建立原住民族本位的師資專業指標,以提昇原住民學生學力表現,強化文化力與競爭力,以彰顯原住民族主權,促進原住民族教育永續發展。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致力於提供教育行政機關、教育人員、研究人員及學生多樣化教育資源與出版品服務,型塑意象並策劃符合本院特性的議題,有效溝通教育政策訊息、傳達重要學術研發成果,以拓展本院的社會影響力;透過《中華民國教育年報》的纂輯、《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的出版、「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的發行,以及「臺灣教育研究資料網」與「愛學網」等教育資源網絡的建置,期能在教育趨勢與決策、學術分析與研究、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媒材上,發揮重要的支持與輔助角色,使整體教育環境能更符應專業性、國際性及多元性。
教育人力發展中心致力於教育人力培訓,建構完整的領導人才進修體系,包括辦理各縣市候用主任及校長職前儲訓,提供集中式住宿研習課程,並針對在職主任及校長等教育行政人員,辦理主題式的專業研習;也配合當前教育政策與重大議題,協助教育部辦理國教輔導團三階培訓、教師及行政人員研習課程,提升教育團隊專業知能。
藉由持續研發教育人力培訓課程,提供多元學習內涵,創新研習模式,建立成效評估機制;同時,強調師徒教導與典範學習,激發教育人員使命與熱情,厚植教育人力素養,嘉惠所有學生,具備面對未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