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研究主軸/教科書研究/研究計畫/中國義務教育政策之研究

中國義務教育政策之研究

  • 資料類型

    研究計畫

  • 計畫編號

    NAER-99-24-C-1-01-01-1-02

  • GRB編號

    PG9903-0892

  • 計畫名稱

    中國義務教育政策之研究

  • 計畫類型

    整合型計畫

  • 計畫主持人

    蔡明學

  • 經費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 執行方式

    自行研究(本院經費-本院人員)

  • 執行機構

    國家教育研究院

  • 執行單位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年度

    2010

  • 期程(起)

    2010-01-01

  • 期程(迄)

    2011-12-31

  • 執行狀態

    已結案

  • 關鍵詞

    中國大陸,義務教育

  • Keywords

    中國大陸,義務教育

  • 研究主軸

  • 一、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國大陸地區義務教育發展現況。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與探究相關文獻後發現,中國大陸義務教育發展有幾項疑慮:(一)法律流於形式;(二)教育投資不足;(三)文化資源不均;以及(四)學習壓力錯位。所以未來應朝下列方向發展:(一)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與機會;(二)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與負擔;以及(三)積極推動學生素質教育。

    二、政策建議與貢獻?
    ? ? 為了實踐教育公平之理想,現階段中國大陸在義務教育政策推動上,可區分為三大目標,值得我國做為借鏡。詳細內容分述如下:?

    (一)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與機會
      教育須展現公平原則的社會價值,所以中國大陸以提高義務教育品質,建立國家義務教育品質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中國大陸教育的基本方向。維繫義務教育水準將以教育環境、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生活三大方向進行。首先,對於教育環境方面,需要適應城鄉發展,教育規劃單位須合理規劃學校位置,辦好必要的教學點,方便學生就近入學。教育的實施,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辦理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確保進城工作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與參加升學考試。啟動農村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加速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優先滿足住宿需求,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適齡兒童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就學困難、學習困難等原因而失學,努力消除輟學現象。?
      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任務,目的在於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機制,使義務教育學校設備標準化,均衡配置教師、硬軟體、圖書、校舍等資源,縮小城鄉差距所帶來的教育資源不均衡之情況。職是之故,積極推動各地開展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為現階段中國大陸教育改革的重點目標。在實現城鄉基本教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與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等前提下,建立城鄉一體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對於資源缺乏學校進行改造,提高師資水準,實行縣(區) 域內教師、校長交流制度。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以農村優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範圍內推進。縮小區域差距,加大對舊社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鼓勵發達地區支援偏遠地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二)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與負擔?
      近年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童課業負擔嚴重,也直接損害兒童少年身心健康。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把減輕課業負擔落實到中小學教育過程之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各級政府要把減輕課業負擔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具體做法是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規範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在研究機制上制定義務教育學業品質基本標準和學校督導評估意見,做好基礎教育品質監測工作。不過最主要的是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考核辦法,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
      學校要把減輕課業負擔落實到教育教學環節,首先,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其次,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第三、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亦不得將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第四、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家庭是學生學習的起源,所以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性作用。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加強與學校的溝通配合,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其次,對於教學內容方面,需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標準、教師資格標準,深化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學,充足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教師。第三,在學生生活方面需要增強學生體質,安排學習、生活、鍛煉, 保證學生有足夠睡眠時間,保護學生視力。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讓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準。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水準。?

    (三)積極推動學生素質教育?
      有關積極推動學生素質教育,首先以提高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著手。貫徹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精神,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思想品德課建設,強化公民意識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啟發式教學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透過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審議制度,發佈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並修訂教材,編寫好思想品德、語文和歷史課程教材。同時,全面推動普通話教學,提高師生使用和書寫規範漢字能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進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不過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小學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思想品德教育薄弱,導致中小學生心理和思想出現問題,加上現階段,義務教育地區發展不均衡,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小學教師、校長專業素質問題等,雖然已著手制定相關政策,積極推動相關措施與計畫解決。不過這些問題勢必持續成為中國大陸未來十年教育改革之目標。

    ?

  •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hina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findings,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a) law to implement is not enough; (b)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not enough; (c) focus o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 to study pressure. Future development: (a)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 reducing the pressure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lanning education.

top
回首頁 網站導覽 FAQ 意見信箱 E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