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NAER-104-36-C-!-01-00-2-01
PG10508-0055
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適性教育體制建構之研究
整合型計畫
蔡進雄
國家教育研究院
自行研究(本院經費-本院人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2015
2015-01-01
2017-03-31
已結案
後期中等教育
後期中等教育
建置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適性教育體制將是我國培育未來優質人才的重要環節;本研究將立基於在地情境脈絡,從政策延續的觀點,檢視有關後期中等教育問題是否已經獲得改善?因應策略是否落實?是否有新增欲解決的問題等;並進一步從適性學制定位的「背景」、「輸入」、「過程」及「輸出」之人才培育觀點,進行整合性的探究,以提出建置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適性教育體制的前瞻性建議及相關措施。據此,本計畫之研究目的如下:一、基於適性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探究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學制定位與法制基礎規劃。二、基於適性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探討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多元入學方式。三、基於適性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檢視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輔導及轉銜機制。四、基於適性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進行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設計及檢視。五、基於適性教育的人才培育理念,分析我國後期中等教育階段的多元進路。
經由各子計畫研究之進行,本研究第一年的研究結論主要為:1.目前國內後期中等教育階段,不論是法規面或事實面都是分流的設計;2.後期中等教育階段之學制應具備多元類型,並應以開發學生個人潛能並協助學生試探未來可能發展方向為預設功能;3.十二年國教推動後,適性入學達成部分政策目標;4.學校對於特色課程相關教學推動落實不足;5.學校由學生自己決定的情況下,適性入學認知程度較高;6.相關適性輔導措施獲多數學生認同;7.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生涯輔導現況與成效之表現良好;8.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生涯輔導之銜接情形尚可;9.後中共同核心課程雖已公佈實施多年,但卻未真正落實。除了理念上的認同之外,亦有其課程設計上的缺失;10.甄選入學、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是目前四技二專多元入學制度的最大管道;11.甄選入學、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亦最受到學生之認同。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educational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