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NAER-102-10-A-2-02-00-2-02
PG10206-0004
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
個別型計畫
李琪明
國家教育研究院
委託研究(經採購委託他機構人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
2013-05-31
2014-03-02
已結案
本案為政策導向的研究專案,適值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與各領域/科目課綱擬訂之際,希冀在九年一貫課程產生巨變的品德教育,得以重獲其課程定位與模式的契機,並提出本案的建言以及發揮對於政策的影響力。本案在九個月研究期間,為完成兼具理念與實務的高品質研究,乃由主持人與3位各具專長且互補性強的教授擔任協同主持人共組堅實研究群,另邀約高中、國中與國小校長及教師共計6位,成為固定諮詢的工作圈夥伴,以及4位博碩研究生擔任兼任助理的協助工作。
本案係聚焦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包括國小、國中、高中與高職等教育階段,課程所指範圍則著重教育部制訂課程綱要層次。本案先行針對我國品德教育的歷史沿革與近年發展進行反思,再分別由理論論述與世界各國現況加以擷精取華,其中又歷經四次25人次的專家諮詢諮詢座談、取樣525人的全國性問卷調查調查、四次85人次的全國分區座談,以及本案研究團隊成員(研究群與工作圈)九次的月會等,探討品德教育的現況與問題,以及品德教育在十二年國教課程中應有的定位與功能、理念與目標、課程組織方式及內涵,進而提出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教課程的可行策略與配套措施。
本案最終提出依據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所歸納彙整的結論,並具體明確提出五點建議:一、十二年國教課程應彰顯當代品德教育意涵及其趨勢,並強調具體有效的多元融入於各類相關課程;二、十二年國教課程中應列品德教育課綱或參考指引,以具體明確揭櫫品德教育之範疇、目標、道德議題與核心價值,做為品德教育推動與落實的依據;三、十二年國教課程中應明確標示品德教育的課程組織,及其與各類型課程的關係,以利各教育階段的推動與落實;四、本案在考量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主張凸顯品德教育重要性的可行模式為多元融入,以達成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核心素養;五、品德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應有周全的推動策略與配套措施。本案業已擬具完整且系統化的品德教育範疇、目標、核心價值、道德議題、課程組織、配套措施、各教育階段內容要項等,可供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制訂,以及品德教育與各領域/科目對話溝通並實質融入的具體依據。最後,本案雖為短期的學術研究專案,但期盼這是我國品德教育政策得以深化與轉型的重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