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研究主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計畫/臺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核心概念、教學示例之反思-以2003至2012年之相關文獻為依據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核心概念、教學示例之反思-以2003至2012年之相關文獻為依據

  • 資料類型

    研究計畫

  • 計畫編號

    NAER-101-08-A-2-02-00-1-02

  • GRB編號

    PG10210-0153

  • 計畫名稱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核心概念、教學示例之反思-以2003至2012年之相關文獻為依據

  • 計畫類型

    個別型計畫

  • 計畫主持人

    劉欣宜

  • 經費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 執行方式

    自行研究(本院經費-本院人員)

  • 執行機構

    國家教育研究院

  • 執行單位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 年度

    2012

  • 期程(起)

    2012-05-01

  • 期程(迄)

    2014-12-31

  • 執行狀態

    已結案

  • 關鍵詞

    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議題融入

  • Keywords

    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議題融入

  • 研究主軸

  •   性別平等教育乃為我國重要教育議題之一,此從教育部推動的諸多措施可見一般,例如1995年訂頒「兩性教育工作實施計畫」、1997年設置「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公布「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1998年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性別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2004年頒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等,尤其《性別平等教育法》將「兩性平等教育」正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強調應以更寬廣的眼光及作法來對待性別,並確立各級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法源依據,期能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達到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

      我國目前中小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涵主要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而來,在「性別的自我了解」、「性別的人我關係」以及「性別的自我突破」三大主題軸下羅列學生應學習的主要概念與次要概念,以呈現概念間的關係並建構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架構,繼之再依次要概念發展能力指標。如以重要概念在各教育階段的層次來看,國中小在促進學生對自我身心發展的初步了解,後期中等教育則奠基在自我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使其悅納自我性別特質、建立性別認同,以至於維護性別權益的實踐。在多年的推動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能見度雖有所提升,然整體實施現況為何?是否特別強調某些議題?又是否有重要議題被疏忽或遺漏?

      基於上述動機與背景,本計畫首先蒐集與檢視現行幼兒園至後期中等教育階段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目標、核心概念,並接續彙整原教育部訓委會提供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教學示例;其次則基於教學示例彙整結果,就部分核心概念不足或缺乏教學示例者,發展相關教學示例,以助於教師的教學實務及課程教材完整性的建立,並整理與分析國內近十年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實施的相關文獻,從中理出其研究趨勢與重要主題,作為瞭解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實施情形的輔助資料;最後則參考上述研究成果,規劃性別平等教育新興議題的研究(如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期能作為未來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規劃與推動的參考。

top
回首頁 網站導覽 FAQ 意見信箱 EN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