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 Area :::
   
:::
Home/Research/Curriculum & Instruc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Translation, Compil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 彭致翎 副研究員

壹、前言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迅速,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推陳出新,提供無所不在、無時無刻的高度刺激,促進訊息共享流通及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2020年臺灣網路報告》指出(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臺灣民眾使用通訊服務的比率高達95.6%,最常使用的網路功能前3名為:即時通訊、社群媒體及影音娛樂。其中社群網站使用率超過8成,12-39歲使用率最高,高達9成以上;社群論壇則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輕者使用率越高。

  這份調查報告發現,臺灣在社群媒體使用率上名列亞洲第一。高度網路使用社群媒體儼然已成為數位生活的一部分,然其中蘊藏危機隱憂。Facebook首任總裁Sean Parker曾言,社群媒體網站是刻意針對人類心理的脆弱性設計,著墨於如何讓用戶盡可能耗費更多時間和注意力在上面,因此對大腦,乃至於對整個社會都會造成負面影響。Salesforce執行長Marc Benioff也曾在世界經濟論壇表示,Facebook對社會造成的損害就像吸菸有礙人體健康,尤其是對兒童的影響甚鉅。吸菸有年齡和推廣的禁令,但社群媒體卻沒有類此規範。他呼籲政府應介入,並為父母提供明確的訊息。事實上已有若干研究發現,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諸如與現實脫節、孤獨感上升、同理心降低、自殺傾向加劇、社交焦慮增加、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ADHD)之比例,比一般人高出兩倍(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2018,2019)。……【全文詳見相關連結內容】

Home Sitemap FAQ Feedback Mailbox 中文
facebook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