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之後期中等教育-高職課程發展基礎研究
整合型計畫
李隆盛
教育部
委辦研究(行政指示或行政協助)
國家教育研究院
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國立聯合大學
2011
2011-01-01
2011-12-31
已結案
本整合型計畫主要目的在透過分項系列研究,釐清未來高職課程綱要修訂的方向與奠定紮實的基礎,次要目的在檢討改善當前課程綱要實施的現況與問題。本年度共含四個子計畫,分別針對課程發展趨勢與課程理念、群科設置功能與方向、核心能力與能力發展機制、以及課程綱要研訂及實施問題與對策等四大面向進行基礎性研究。為達到本計畫的研究目的,主要採用文件分析法、焦點團體法、深度訪談法、問卷調查法、以及專家座談法等研究方法,而依據前述研究法法,各子計畫的研究成果主要包含:
(1)子計畫一在探討美國、英國、日本、芬蘭、德國、澳洲與韓國等七國高職教育之沿革、現況、議題與變革趨勢之後,歸納出前述國家的高職課程發展特色為「致力於提升職業教育品質與地位」、「積極推動產學攜手合作」、「努力改革與創新證照制度」、「課程架構以培養工作所需能力為導向」、「企業與學校密切合作以提供高中生需要的職業課程」、以及「注重升學途徑銜接」等,並提出「擬定職業教育發展政策,提升職業教育品質與地位」、「宜透過修法,完備職業教育相關法案,加入對經費、具體指標、績效責任或年度法案實施報告等重要建議」、「積極推動產學攜手合作,營造學校與企業無縫接軌」、「推動課程與證照的結合,創造學習與就業的連結」、「妥善應用個人學習檔案,強調職業教育課程個別化」、以及「建立終身職業教育體系,重視個人職業與生涯發展」等具體建議;
(2)子計畫二依據問卷調查與專家諮詢的結果,針對群科定位與歸屬以及高職學校特色方面,提出「宜成立高職課程發展委員會,並明確群科中心之定位」、「高職學校可依學校特色將教學目標分成升學型或就業型」、「未來新增科別時,應考量目前現有15個對應群科之歸屬」、「高職學生宜加強基礎能力與就業之敬業態度」、「高職師資培育可朝群的概念或特色教學進行規劃」、「部分校、科性質相近或招生困難,可以進行整合」、「技專校院招生方式可比照大學分成兩個階段」、「就業型職校在學期間可與業界合作,並在畢業後提供銜接升學機會」、「宜加強高職與技專校院之銜接課程」、以及「未來群科欲更名或設立新科別時,宜事先思考升學考試時所對應之群科」等建議,以提供高職群科設置之檢討與未來規劃參考;
(3)子計畫主要歸納出臺灣近十幾年來主要以職場能力分析,並探討能力發展機制應用之職能分析方法,研究發現產業變動導致結構的質變,職場核心能力已非往昔之本質,是否依然符合沿用,頗值得商榷,而據此亦提出「職場能力應可區分為核心能力與專業能力兩類」、「高級中學與高職學校教育之核心能力或許名稱一致,但其意涵取向有待協議」、「各群科中心可參酌本研究結果發展各群科之職場核心能力」、以及「提高職能分析之效度與結果之應用,應為下階段高職課程修訂之重要基礎工作」等建議;
(4)子計畫四主要依據各類(含一般科目)課程實施共同問題、對策與配套措施,分析群科定位與整併、課綱本身與法規研修、教科書與教材、校本課程、專題製作、師資與宣導、統測與證照、實習課程與設備、配套措施等問題,並針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職業學校群科課程工作圈、群科中心、高職學校、四技二專招生機構、高職教科書業者等相關單位提供對策與建議。而依據前述各子計畫的研究結果與建議,總計畫針對未來高職課程基礎研究提出未來迫切需要進行探究的七大重點研究課題,包含「高職學生升學與課程校準」、「高職就業導向課程設計」、「因應高職學生差異的課程與教學」、「高職能力本位課程發展」、「高職課程綱要之架構與修訂」、「五專課程綱要修訂」、以及「綜高課程綱要修訂」等以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參考,期能藉此配合國教十二年一貫課程改革的進度,完成下一階段高職課程改革的相關工作。